“指尖公益”正在引领陕西“大众慈善”落到实处。今年5月31日,陕西省慈善协会主办的2023年“乡村振兴·陕西专场”互联网公益活动落下帷幕:273.299万人次爱心捐赠善款24998.59万元,连同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及爱心企业的配捐,5月29日至31日三天陕西专场线上筹款3.10075亿元。这一活动在陕西省民政厅和陕西省乡村振兴局的指导下,在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的特别支持下,成为了一场波澜壮阔的互联网公益社会大实践,彰显了三秦大地慈善事业的勃勃生机,是陕西慈善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丰硕成果。

聚焦乡村振兴,推介众筹项目

专场活动的关键是精准推介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众筹项目。陕西专场围绕乡村振兴五个方面的总体要求,以帮扶困难群体、美丽乡村建设和产业帮扶为重点,以农户和产业合作社为主要帮扶对象,一村一业推介项目。全省95个慈善组织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共推介266个项目参与专场募集活动。省慈善协会围绕品牌慈善项目重点推介巩固脱贫成果,帮扶困难群体的公益项目,网筹善款15182万元。在市、县区推介的项目中,村社幸福家园建设项目筹款5452万元,占市县筹款总额的48%;美丽乡村建设和产业帮扶项目筹款总额3736万元,占比33%;慈善助学等帮扶困难群体项目筹款2012万元,占比19%。神木市慈善协会发起的美丽乡村建设和种植、养殖产业帮扶项目网筹善款3171万元;榆阳区发起的美丽乡村项目网筹1337万元;澄城县发起的“乡村振兴计划项目”网筹271万元,城固县发起的慈善幸福家园项目网筹243万元,定边县发起的助力乡村振兴项目筹款183万元,柞水县发起的“小木耳大产业”项目筹款136万元。从项目类别占比、筹款额度、捐赠人次分析,陕西专场活动筹款项目以巩固脱贫成果,发展产业、帮扶困难群体为主,精准助力乡村振兴,并充分体现了“小额大众”的特征,整个活动公益生态在健康的轨道上运行。

层层动员培训,深耕数字慈善

线上募集相对于线下募集,既是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更是思想观念的转变。针对部分基层慈善组织对线上募集不熟悉、技能不足的状况,陕西省慈善协会组建宣讲组深入全省市、县区动员培训,宣讲专场活动的重要意义,培训线上操作技能,并深入市、县、镇、村帮助策划项目,参训人数5000余人。省会培训后,市至县区,县区至镇、街办,镇、街办至村、社区,层层动员培训,参训人数达40万人次,这种深入基层培训的工作方法深耕数字慈善,为基层慈善组织赋能,为专场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党政支持推动,领导带头捐赠

由于专场活动聚焦乡村振兴,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推动支持。在5月12日举行的全省专场活动启动仪式上,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陕西省慈善协会会长吴前进从践行“主题教育”活动,担当新时代慈善使命,重实践,建新功,以学促干的高度,对专场活动进行了安排部署。省民政厅、省乡村振兴局领导出席并讲话,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省工商联作为活动支持单位出席会议,上述单位对市、县支持推动专场活动提出了明确的工作要求。省乡村振兴局还专门向市、县区印发文件部署动员,动员了万余家帮扶单位、两万余名驻村干部参与专场活动动员捐赠。省级动员部署后,市、县区党委、政府把专场活动作为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的抓手,纷纷印发文件安排部署,召集镇、街办和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召开专题会议组织发动。在专场活动期间,各级党政领导和党政机关干部积极参与带头捐赠。一批省老领导不仅自己捐款,还把捐款项目截图发到朋友圈、微信群,动员亲友一起捐。

“537”工作法,动员社会参与

五个主体共同发动:“陕西专场”由省、市、县(区)各级民政、乡村振兴部门、工商联合会、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慈善组织五个主体共同发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

三个公益组织联合劝募:为了充分发挥公募机构的统筹协调能力,有效整合社会资源,陕西专场活动由省慈善协会、省老龄基金会发展中心、省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三家公募机构组织开展联合劝募。

重点发动七个群体“一起捐”:在广泛发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基础上,重点发动七个群体“一起捐”:一是联合乡村振兴局、工商联,发动“万企兴万村”帮村振兴民营企业发起产业帮扶“一起捐”。二是联合镇、街办,动员村社(区)“两委会”发动经济成功人士、爱心人士为脱贫户的产业项目发起“一起捐”。三是联合各级乡村振兴局动员包村振兴帮扶单位干部职工为定点帮扶村的项目发起“一起捐”。四是联合镇、街办、村、社区“两委会”,以“乡情”为纽带,倡导村社居民、民营企业家、经济成功人士为共建家乡幸福家园发起“一起捐”。五是联合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动员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发动干部职工关爱困难退役军人发起“一起捐”。六是广泛宣传,动员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为脱贫户、困难家庭大病救助发起“一起捐”。七是联合教育部门动员大、中、小学校为困难家庭学生慈善助学发起“一起捐”。专场活动结束后平台大数据显示,陕西专场众筹总额的80%来自于重点发动的这七个群体的爱心捐赠。有一位署名“雷锋”的爱心人士捐款5万元,军旅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刘和刚捐赠5000元。后台数据显示,还有数百个署名“雷锋”的爱心人士爱心捐赠。

广泛宣传动员,营造浓厚氛围

为了提高社会知晓度、参与度,陕西全省慈善组织开展了专场宣传周活动。陕西省慈善协会联合西安、延安市慈善会在西安市城墙、钟楼、西安高新区、大唐不夜城、延安市宝塔山等显著地标和人流量集中的场地设置了壮观的灯光秀场景和LED宣传大屏。并依托机场、地铁、公交车、出租车车身广告、户外大屏、电梯间等载体广泛宣传专场活动。还邀请明星、名人作为公益宣传官为专场活动代言。广泛的宣传报道,为专场活动提供了强大的舆论支持和浓厚的慈善公益氛围。腾讯公益传播团队也组织拍摄了十多个重点项目采访视频,协调众多网络达人进行了广泛的传播,网上阅读量及公益广告投放近亿人次。据不完全统计,专场活动期间中央媒体、省内媒体刊发报道陕西专场活动信息3000余条,浏览量达7000万人次,省市县媒体刊发宣传稿件860篇。中华慈善总会慈善公益报、陕西日报、三秦都市报、华商报、各界导报、陕西广播电视台《秦风热线》《陕广大家帮》《慈善助力乡村振兴》栏目和省会《善天下》杂志、《陕慈快讯》做了深度采访报道。省慈善协会还将活动启动和宣传周宣传内容制作成视频、抖音利用各种媒介广泛传播。各级慈善会印发专场活动募集倡议书、挂横幅、投放宣传视频100多万份(次)。

省会率先垂范,组织全员募集

5月18日,省会机关召开了专场活动战前动员会议。8个部门、3个单位和慈善专员组建了近百个“一起捐”爱心团队。专场活动开始后,会长吴前进、常务副会长李荣杰和各位副会长带领部门工作人员发动募集。协会与各部门广泛联系社会资源建群,将筹款项目转发朋友圈、微信群动员亲朋好友自愿捐赠。各部门之间开展交流和竞赛,形成了全员募集机制。在专场活动三天,省会领导、慈善专员和11个部门、单位共捐款90.64万元。吴前进会长还为协会13个部门、单位及市县项目发起的“一起捐”捐款2000多元。在他的带领下,各位副会长纷纷建群,发动亲朋好友捐赠。唐都医院原政委、慈善专员李亚军联系战友、亲朋好友组建了12个爱心团队发动300多人在“关爱退役军人行动项目”中发起一起捐,活动三天网筹善款66782元。网信部10名工作人员分市包片,线上具体指导各市县(区)活动。每日活动结束后,省会线上召开当日活动小结会,分析活动态势,找出薄弱环节,弥补短板。

依法规范运作,提高慈善公信力

陕西专场活动根据《慈善法》和陕西省慈善法《实施办法》及腾讯公益平台规则依法依规开展。在严格遵守《2023年“乡村振兴·陕西专场”自律公约》的前提下坚持自愿捐赠的原则,不搞摊派,禁止强行派捐。不允许各类经营主体非慈善公益目的参与专场活动,禁止套捐、骗捐行为。省慈善协会对参与活动的慈善公益项目严格审核,禁止一切不符合慈善公益属性的项目上线。专场活动结束后,省慈善协会将联合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在主管部门指导下对各地筹款项目执行情况进行严格核查,并根据项目的领域、类别和体量等指标,委托专业第三方机构开展抽样评估审计。

据悉,互联网公益众筹已成为陕西慈善募集的新业态。七年来,陕西省慈善协会联合全省慈善会及公益伙伴在腾讯公益等10多个互联网公益平台推介慈善公益项目5000多个,网络筹款21.015亿元,线上爱心捐赠者达到8000多万人次。

专场活动结束后,陕西省慈善协会将依法依规执行筹款项目,确保筹款资金使用公开透明。让捐赠者放心,受助者满意。使专场活动所筹善款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最大的效益。

作者:陕西省慈善协会副会长 赵浩义

编辑:冯仪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