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点亮华灯60载 五代人匠心铸灯魂

2019-04-29 16:42: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4月29日消息(记者肖晓冬 曹梦雨 张书珩)朝阳升起,华灯熄灭,有一群人的故事才刚刚开始。华灯——天安门广场的标志,在长安街两侧巍然矗立,见证了光阴的流转,时代的变迁,更见证了祖国的繁荣与富强。在华灯身后,有这样一群人,代代传承,60年如一日,悉心守护着每一基华灯,扮靓京城的每一个夜晚,他们就是“首都掌灯人”。

第一任华灯班班组。(北京市城市照明管理中心供图)

  匠心传承60载 用岁月书写“华灯精神”

  每个伟大的时代,都有一盏属于它的华灯。

  1958年,周恩来总理亲定华灯灯型;

  1960年,华灯开始第一次清扫检修;

  1976年,毛主席纪念堂周边新增36基9球华灯;

  1984年,华灯加装外挂投光灯;

  1997年,天安门广场矗立起与华灯相伴的4基高杆灯;

  1999年,13球华灯由砼杆改造为钢杆;

  2006年,华灯光源首次引入电磁感应无极灯;

  2011年,253基华灯有了电子户口;

  2012年,9球华灯基座更换为带有花式浮雕的花岗岩材质;

  2013年,华灯安装单灯监测系统;

  2015年,华灯外挂投光灯更换为金卤灯光源;

  2017年,13球华灯基座更换为花岗岩材质……

第二任华灯班班组。(北京市城市照明管理中心供图)

  华灯,诞生于新中国成立10周年国庆前,为配合北京“十大建筑”和天安门广场扩建工程而建。最终以天安门广场9球莲花灯、长安街两侧13球棉桃灯的造型亮相于世,是周恩来总理在上报的十几种方案中亲自选定的。随着华灯的出世,“首都掌灯人”应运而生。五代人牢记初心和使命,匠心传承60载,始终坚守着“掌灯人”的承诺,用心守护每一基华灯的灯暗灯明。

  王庆余是华灯班的第一任班长,1956年他进入北京供电局工作,见证了华灯的诞生;1960年,他正式进入华灯班,成为第一代“掌灯人”。

  第二任班长景连仲是1989年北京市劳动模范。他曾说:“1989年,我这个班组获得了全国劳动奖状,社会向前发展,但是一个精神不能忘,那就是辛苦我一人,照亮千万家。”

  第三任班长王铁龙被评为国家电网公司劳动模范,卸任之后依旧在技术革新上发挥余热。

  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水爷”的孟庆水,是华灯班的第四任班长,“华灯是1959年10月份建成的,我是1960年1月出生的。”跟华灯几乎同龄的他,1979年加入华灯班,将守护华灯作为使命和职责。

  现任班长陈春光,毕业于重庆大学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是高级工程师,他带领年轻队伍搞发明、搞创新,在中国城市照明领域独树一帜。

第三任华灯班班组。(北京市城市照明管理中心供图)

  五代人薪火相传,六十年砥砺奋进,他们用岁月书写“华灯精神”。

  匠心凝聚新时代 做追赶浪潮的逐梦人

  时代,日新月异。奋斗,永不停歇。每年5月至9月,是华灯班最忙碌的时候。他们要对天安门广场及长安街253基华灯、6000多个灯球进行全面的清扫、检修、运维及保障工作。

第四任华灯班班组。(北京市城市照明管理中心供图)

  一年中最热的季节,一天中最热的时段,12米的高空作业没有任何遮挡,30平米的检修平台上团队十余人有序配合,摘灯球、传递、冲洗、擦拭、检查光源与接线、更换、安装、上保护,每一个环节都不容松懈。

  “为了躲避上下班高峰,降低影响,我们的工作时间从上午10点开始,逐渐进入一天最热的时段,往往检修刚开始,队员们的衣服就已经湿透了。检修时,华灯车上的最高温度将近70摄氏度。”陈春光说。

  匠心凝聚,为做好这份事业,团队逐渐梳理出一套完善的作业标准——“6大步、37小步”,清洗检修工作按照交通指挥疏导、华灯车操控、灯球清洗和检修作业等6个步骤、37个环节执行,确保每一道工序都一丝不苟的完成。

第五任华灯班组。(北京市城市照明管理中心供图)

  如今的华灯班是一支年轻的队伍,也是一支不断创新的队伍,班组成员自发开展创新活动,目前已有21项技术获得专利,28项创新成果。“现在班组里都是年轻人,他们的创新能力、工作能力都很强。”这是孟庆水对这支年轻队伍的肯定。

  华灯班积极探索“智能化”业务新模式,自主研发了基于“移动智能终端+互联网+大数据”的智能管控平台暨首都城市照明监控指挥系统,它包括14个子系统,能够实现全市路灯的人性化启闭、线下人员的调度指挥、7*24小时的客户服务。该系统还获得了第十届北京发明创新大赛金奖。

  为了探索道路照明与智慧城市建设的协调发展,在班长陈春光的带领下,这支致力创新的队伍还参与研发了复合型路灯杆。复合型路灯杆是集众多功能于一身的新型科技成果,具备智能照明、安防监控、信息发布、气象监测、噪音监测、PM2.5监测、微通讯基站、应急电源等8项功能。陈春光说起这项发明,难掩自豪之情,他介绍,复合型路灯杆光源均为LED,后台可控每基路灯亮度,实现“无级变速”,绿色照明;同步安装联网摄像头,实现“一键报警”,提供城市安防;信息屏实时发布PM2.5、温湿度、噪音等信息,方便市民出行,突发情况还可发布应急信息;灯杆内嵌小型化汽车充电桩,对接北京市官方指定E充网,易识别,即充即停,助力绿色出行。目前,复合型路灯杆已在北京市城六区试点应用100基,受到市民的广泛好评。

  采访中,记者听闻喜讯,第五代华灯车将于今年面世,对于第五代华灯车的改造研发,陈春光说,更加注重人性化设计,更加注重节能减排。

  在祖国的心脏,这样一群人用辛勤的汗水点亮每一盏灯,也在用实际行动向天安门前来来往往的年轻人传递着匠人的责任与担当……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华灯班的故事还在继续。这代“掌灯人”要继续肩负自己的职责和使命,要让京城的夜晚更加璀璨,熠熠生辉,“华灯精神”永不落幕。

编辑: 郝伟杰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点亮华灯60载 五代人匠心铸灯魂

朝阳升起,华灯熄灭,有一群人的故事才刚刚开始。华灯——天安门广场的标志,在长安街两侧巍然矗立,见证了光阴的流转,时代的变迁,更见证了祖国的繁荣与富强。在华灯身后,有这样一群人,代代传承,60年如一日,悉心守护着每一基华灯,扮靓京城的每一个夜晚,他们就是“首都掌灯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