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广州南沙携手阿拉善SEE,开启2019“水美南沙”世界水日论坛

2019-03-26 15:33:00来源:北国网

  3月22日,由阿拉善SEE公益机构主办,广州南沙开发区(自贸区南沙片区)管委会支持,阿拉善SEE珠江项目中心和广东蓝火互动传媒有限公司承办的阿拉善SEE——2019世界水日“水美南沙”论坛,在粤澳港大湾区中心广州南沙自贸区盛大举行。

  自2015年落户广州以来,“水美中国”论坛连续四届成功举办,其已成为中国水环境保护领域颇具影响力的公益品牌活动。

  2019年第二十七届“世界水日”,第五届“水美中国”论坛走进广州南沙。2019年2月,万众瞩目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出台,南沙在《纲要》中被提及了14次。《纲要》对广州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城市定位是“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而作为广州市唯一的城市副中心、大湾区的地理几何中心,南沙则被定位为“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纲要》要求南沙打造优质生活圈,高标准推进广州南沙城市规划建设,强化生态核心竞争力,彰显岭南文化、水乡文化和海洋文化特色,建设国际化城市。这对自然环境特别是水资源的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承继往届意旨,针对南沙战略规划,本次论坛以“水美南沙——Nature for water借自然之力,应对水挑战”为主题,着眼于南沙未来发展与水资源的关系。

  来自政界、学界、企业界和环保NGO的数百位代表共襄盛举,基于水环境保护的公共政策、理论成果、企业责任和民间参与等多个维度,展开深度跨界探讨。

  携手保护水环境,共建“水美南沙”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会长艾路明为论坛致辞)

  论坛伊始,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会长艾路明登台致辞。他回顾了阿拉善SEE生态协会成立15年来,在中国不同的地方开展的跟水资源保护相关的环保项目“例如在阿拉善的沙漠保护地下水,在沿海地区参加湿地的保护,在长江流域保护长江的水资源。未来,希望阿拉善SEE的企业家进一步努力,动员更多的员工、更多的民众参与到地球的水资源保护上来,通过我们的保护唤醒更多的人对水资源、水环境保护的重视。”

 广州市委常委、南沙区委书记、南沙开发区(自贸区南沙片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蔡朝林为论坛致辞

  广州市委常委,南沙区委书记蔡朝林对出席活动的嘉宾致以热烈的欢迎,并详细介绍了美丽的“水城”南沙:

  首先,南沙因水而美。南沙位于珠江黄金水道出海口,面积803平方公里,三江汇聚、水系发达,由13个岛屿组成的,山、城、田、江、海交相辉映,空气、水质量优良,是联合国“全球最适宜居住金奖”的城区。

  其次,南沙因水而开放。南沙地处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新区、自贸试验区等国家战略在这里叠加实施,是我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正致力打造广东省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这里有吞吐量超1500万标准箱的国际枢纽大港,贸易网络通达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城市。去年以来,南沙新设外资企业超过2000家,跨境电商保税网购进口额占全国1/5,邮轮出入境的旅客人次是全国的第三。今后的3到5年内,以南沙为中心的大湾区“半小时交通圈”建成以后,这里将成为大湾区“两个市场”、配置“两种资源”的开放共享平台。

  最后,南沙因水而兴旺。南方人以水为财,南沙作为大湾区水网最密集的地方,是一块人财两旺,蓬勃发展的宝地。近年来,南沙以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为目标,致力为企业提供最高效便捷的服务,营商环境水平相当于世界银行评价体系全球前30名,比如企业开办时间,严格控制在7个小时完成。2018年新设企业就超3.8万户,同比增长近80%,催生出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先进制造等新兴产业集群,香港科技大学在这里成立了校区,中科院将在这里南沙科学城,中山大学、省中医院、广州市妇女儿童中心等等一批高水平教育、医疗资源正在落户南沙。这里已集聚高端领军人才和骨干人才4000余人,正成为海内外人才到大湾区创新创业的首选地。

  蔡书记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如火如荼,南沙在大湾区建设中被国家定位为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承担着“强化生态核心竞争力,建设国际化城市,打造优质生活圈”的发展重任,将大力培育发展绿色产业,在大湾区绿色经济发展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可以说,南沙的发展与阿拉善SEE“凝聚企业家精神,留住碧水蓝天”的使命共通共融。

  蔡书记强调,他十分认同阿拉善SEE“敬畏自然,永续发展”的价值观,并希望借助这次活动,进一步带动和整合企业家及社会资源投入,携手共建“水美南沙”,打造一座宜业宜居宜游的国际化滨海新城。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首席科学家、科学司司长刘健为论坛致辞)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首席科学家、科学司司长刘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湿地管理司副司长袁继明、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裴晓菲也分别致辞,展望全球环境,分享国家对湿地保护工作的政策、系列措施和工作进展,对阿拉善SEE公益机构持续关注水安全表示高度赞赏。

  共同开启“水美南沙”2019世界水日,应对水挑战

  (“水美南沙”2019世界水日论坛启动仪式)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首席科学家、科学司司长刘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湿地管理司副司长袁继明,南沙区政府副区长王勇,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会长艾路明、第四任会长冯仑、第六任会长钱晓华及阿拉善SEE珠江项目中心副主席兼秘书长袁莹上台共同开启“水美南沙”2019世界水日启动仪式。多年来,南沙区的生态优先理念已经颇有成效。按照规划,大湾区将打造生态防护屏障、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以及创新绿色低碳发展模式。作为生态保护的先行者,南沙区政府与阿拉善SEE将采取一系列创新举措,为大湾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示范。

  在主旨发言中,中科科学院院士魏辅文表示,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生态文明的核心是天人合一,我们要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更重要的是,要实施总书记提出来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海洋生态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偲从大湾区的生态安全工作切入,呼吁首先要建立生态优先的概念、理念和共识,工作才能更好的推进。

  (阿拉善SEE第四任会长冯仑进行主旨发言)

  连续五次参加“水美中国”世界水日论坛的阿拉善SEE第四任会长冯仑在本次论坛中,回顾了阿拉善SEE发起的宗旨,从治沙到治水,是一个清水、玩水、保护水的机构。冯会长介绍,阿拉善SEE发展到现在已经有900多家企业参与到本土的环保事业,从青藏高原腹地守护七亿人的水源地,到中部长江生态保护,从东南沿海湿地及濒危水鸟保护,开展了关于水资源保护环保项目。

  冯仑会长表示,所有的努力,都是“因为相信,所以看见”,“我们相信用企业家的力量可以守护碧水蓝天,我们相信可以用点点滴滴的力量使我们周遭细小的环境,一滴水、一颗粮食、一寸土地变得美好。”

  (阿拉善SEE第四届副会长、红树林基金会发起人陈劲松进行主旨发言)

  阿拉善SEE第四届副会长、红树林基金会发起人陈劲松先生围绕红树林基金会的七年发展,分享具体环保组织的工作经验和心得,探讨“以此为生”的职业环保人如何打造可持续性,在未来在中国如何成为继政府、企业之后的另一支最有贡献的环保力量。

  湿地保护与修复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地球的三大生态系统,具有非常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是“淡水之源”,具有强大的储水和降解污染的功能,在应对气候变化中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于秀波在“水美南沙”论坛上首次公开发布《2019最值得关注十大滨海湿地发布及案例分享》的报告,他表示,这十个值得关注湿地,实际是在危险中的十块湿地,希望大家关注这些湿地,提高公众保护湿地的意识。

  在打造生态防护屏障方面,南沙携手阿拉善SEE,着力构筑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加强湿地保护,全面保护区域内重要湿地。

  水治理与生态修复

  水环境问题有个特点,即是“问题在水里,根源在岸上”,要想从源头上根治,需要水陆统筹的区域综合治理,也需要上游和下游统筹的流域综合治理。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高级研究员沈苏南和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世界自然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闻丞针对“水治理与生态修复”作了主题报告。

  沈苏南围绕环境信息的收集,分享了近三年来,从中央到省到市到县级政府发的水质数据报告,希望通过环境数据的整合以及各种相关的项目推动,能够培育出更多专业、有行动力的一线环境组织,合力保护碧水蓝天。

  闻丞则重点谈到水生生物多样性检测的实践工作,希望通过对目标环境进行自然观察形成可持续管理的经验,形成社会参与和维护、稳定湿地多样性的模式。

  在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方面,南沙在广州全市率先开展自动监控设施第三方运营,直接委托专业机构对全区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开展巡查。

  围绕湿地保护、水环境治理等话题,阿拉善SEE副会长王积刚,广州南沙围垦开发公司董事长钟惠彪,阿拉善SEE第四届副会长、红树林基金会发起人陈劲松,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首席科学家刘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湿地司副司长袁继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世界自然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闻丞、阿拉善SEE珠江项目中心主席李滨,阿拉善SEE基金会秘书长张立、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裴晓菲、广州南沙开发区水务局总工程师周瑛、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高级研究员沈苏南、阿拉善SEE章程委员会主席颜俊、中信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技术及应用中心副总经理张劲松、华南河湖长学院副院长兼副理事长张辉等先后开展两场嘉宾对话,从微观到宏观,从细节到策略,为“水美南沙”献计献策。

  良好生态是南沙最宝贵的资源,南沙始终坚持生态优先,建设绿色城市,发展绿色产业。空气PM2.5常年维持在年均浓度28左右,河流水质保持Ⅱ类或Ⅲ类,1万多亩湿地林区,150公里生态景观廊道,43.2%绿化覆盖率,30.65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组成了南沙独具魅力的城市生态底色。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受益于大湾区发展的绝佳机遇,南沙将进一步凝聚政府、企业家、民众的多方合力,以生态防护模式创新释放经济发展新动能。让未来的南沙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秀。水美南沙,绿色之城,在此昂头迈进。

  (政界、学界、企业界和环保NGO等携手共建水美南沙)

  论坛的成功举办,也为全社会持续打造出环保事业的一种有效路径:政府不断搭建和完善平台,进一步凝聚企业家、学者、民众的多方合力,共同打造一线环保平台——阿拉善SEE和广州南沙开发区(自贸区南沙片区)管委会实现通力合作,辅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湿地管理司、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红树林基金会、广州市企业环境保护产业联合会、阿拉善SEE深港项目中心、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美的置业、中信环境技术、仕邦集团、南方银谷科技等机构(企业)的大力支持,一场以水为题的论坛,充分实现了各种群体和力量的有效排列组合,探索出关于公益和环保的无限可能。

编辑: 郝伟杰

广州南沙携手阿拉善SEE,开启2019“水美南沙”世界水日论坛

3月22日,由阿拉善SEE公益机构主办,广州南沙开发区(自贸区南沙片区)管委会支持,阿拉善SEE珠江项目中心和广东蓝火互动传媒有限公司承办的阿拉善SEE——2019世界水日“水美南沙”论坛,在粤澳港大湾区中心广州南沙自贸区盛大举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