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新春走基层】坚守在大山深处的铁路“90后”

2019-01-31 09:48: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1月30日消息(记者王赫迪 通讯员陈钊 刘文龙)唐呼铁路,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大动脉,承担着蒙煤外运的重任。唐呼铁路联接着内蒙古和河北省,穿越于崇山峻岭之间,所经之处沟壑纵横,桥隧相连,桥梁和隧道占到了全部线路的2/3, 沿线自然环境恶劣,交通异常不便。

(万吨列车在唐呼线上运行)

  坐落在唐呼线上的杨木栅子线路工区是张家口工务段管辖的最偏远的一个工区。 群山环抱中,一幢三层小楼孤零零的矗立在铁道旁,这便是工区的所在地。工区因毗邻十几公里外的杨木栅子村而得名,杨木栅子是河北省承德市丰宁县下属的一个小山村,距张家口近300多公里,距北京200公里。工区只有一条山间公路通往近70公里外的丰宁县城,冬天如果赶上一场大雪,公路就封了,断绝了工区与外界的联系。

  杨木栅子线路工区隶属于北京局集团公司张家口工务段丰宁线路车间,负责着唐呼线上下行37公里线路和10组道岔的维修养护任务,是工务段乃至全局工作生活条件最为艰苦的一个工区。年仅26岁的青年工长宫茂和他的小伙伴们职工们就长年驻守在那里,终日与钢轨为伴,与群山为伍。工区院子里跑跳的几只小狗,为职工们繁重枯燥的工作和生活平添了几分生气。

(利用天窗点工区职工整修线路设备)

  工区共有11名职工,平均年龄27岁,除了几名家住张家口市的职工,还有青年工长宫茂和其他3名入路刚满三年的大学生,老家都远在千里之遥的东北。

  唐呼线没有开通客车,为了解决职工们上下班的交通问题,工务段在每周六开通一趟往返于张家口和丰宁之间的轨道通勤车,但也只有家在张家口的职工可以乘坐,而家住东北的职工由于路线不同,每次回家只能先乘坐大巴辗转几个小时到北京,再转乘火车回家,回一次家要花费一天多的时间。由于交通异常不便,加之工作繁忙,生产任务重,职工们基本都是连续工作十几天,如果赶上防洪、防断等安全关键时期,甚至是一个月才能回一次家。

(工区职工在进行捣固作业)

  宫茂和他的小伙伴们每天的工作就是对管内37公里线路和10组道岔,还有2座几公里长的隧道和4座长大桥梁进行检查巡视,发现设备病害及时进行整修处置,确保列车的运行安全。2018年5月,铁路部门为了响应国家根治大气污染,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号召,落实“公转铁”的运输要求,大力开展“货运增量行动”,在唐呼线开行了万吨重载列车,每天30多对万吨重载列车的开行,对线路设备的冲击和破坏成倍增长,使职工每天的工作强度大大增加,也使作为工长的宫茂承受着巨大的安全压力。

(工长宫茂检查钢轨接头)

  春运正是一年最寒冷的时段,当地气温最低达到零下二十几度,也是钢轨防断的最关键时期,为保证万吨重载列车的安全畅通,宫茂带着他的小伙伴们每天都在天还没亮之前,雷打不动的冒着严寒对线路设备进行全部检查一遍。回到工区吃午饭时常常已是下午两三点。吃饭时间没有规律对大家来说已是习以为常。由于交通非常不便,一些简单的日用品只能到骑电动车到十几公里外村里的小卖部去买,职工吃的粮食和蔬菜都是由段上定期通过轨道车运送过来。

  去年初,段上为工区安装了无线网络,使大家在劳作一天后可以用手机上上网,了解一下外面的世界,也能用微信和远方的家人聊聊天,报一声平安。

  虽然杨木栅子工区的职工在春运中没有直接运输旅客,但正是他们用奉献和坚守,保证了能源大动脉的安全畅通,使一列列满载煤炭和物资的列车能够安全正点的运往祖国各地,给电厂发电、企业生产输送源源不断的能源,为春节期间家家灯火通明,户户温暖如春,节日物资充足供应提供了默默的支持和有力的保障。为减少雾霾,使大家享受更多的晴朗天气,呼吸上清新空气而做出自己的贡献。

  春节,正是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的时刻,但请不要忘记,在偏远的大山深处,有这么一群90后的铁路人,他们远离亲人,忍受着孤独和寂寞,用无悔的付出和默默的坚守,捍卫着铁路大动脉的安全畅通。

编辑: 张书珩

【新春走基层】坚守在大山深处的铁路“90后”

唐呼铁路,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大动脉,承担着蒙煤外运的重任。唐呼铁路联接着内蒙古和河北省,穿越于崇山峻岭之间,所经之处沟壑纵横,桥隧相连,桥梁和隧道占到了全部线路的2/3, 沿线自然环境恶劣,交通异常不便。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