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杭州13位老人抱团养老成功 这种形式究竟能走多远?

2018-01-11 10:43:00来源:北京晚报

  资料图:2017年青海省青年志愿者敬老爱老助老志愿服务活动在西宁市文化街社区举行,来自该社区的200位老人参与活动。中新社记者 孙睿 摄

  “抱团养老”先试试看

  本期策划 王琪鹏

  日前,来自浙江杭州的一个“抱团养老”样本引发了全国的关注。在一座200多平方米的三层农家小别墅里,13位老人共同住了5个月,相处得很融洽。这个样本引来许多老人纷纷效仿,使“抱团养老”一下子成了热门词汇。这种形式究竟能走多远?

  老人“抱团”首试成功

  73岁的王阿姨和老伴住在杭州瓶窑,有鱼塘、有菜地、有果树、有鸡鸭。但是因为子女们工作比较忙,平时感觉有点冷清,想找几对老人“抱团养老”。去年5月,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当地媒体,报名的老人非常踊跃。

  接下来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老两口“面试”了40多名老人,并从中挑选了几对老人。7月3日,三对夫妇入住老两口的农家小别墅里,“抱团养老”的生活正式开始。之后,又有3户老人陆续搬了进来。

  这些老人的情况和王阿姨老两口类似,都是子女比较忙或者不在身边,希望老年生活能够丰富一些。“抱团”人多热闹,比较受老人欢迎。他们“约法三章”,对房屋租金、伙食费、卫生绿化等都作了规定,每个房间租金在1200元到1500元不等,这些钱由王阿姨支付厨师、花木修剪、保洁等费用。

  目前,这座三层的农家小别墅住着13位老人,大家已共同生活5个月,日子过得非常融洽。有媒体评论称,这可能是中国首个“抱团养老”的成功案例。

  一石激起千层浪。同样在杭州,71岁的老范也萌生了“抱团养老”的想法。几年前,他在曾经插队过的临安农村买下了一座闲置的乡村小学。他把校舍改成了十几个房间,有1200平方米的活动场所,而且还开辟了菜园。改造后的校舍有棋牌室、餐厅、储藏间,除了老两口自住的房间外,还有四间配有卫生间的客房。老范说,七八年前,他就动员几个朋友一起到乡下居住,但是一直没有人响应。看到王阿姨的成功案例后,他也想找几个志同道合的老人,和他一起“抱团养老”。

  “抱团”第一人的尴尬

  其实,在王阿姨之前,69岁的独居老人张浩就已经进行了几个月的“抱团养老”尝试。她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就是大家可以在一起相依为命,每当你发病的时候,哪怕是半夜或者凌晨,都有人可以直接在你身边呵护你,可以第一时间关照你,甚至直接送你去医院,这是我认为最好的地方。如果是各住各家,晚上发病都没人知道,这是我最担忧的事情。”

  张浩住在杭州余杭区,因为老伴去世,孩子不在身边陪伴,加之身体又不是很好,她的生活倍感孤独。她曾考察过一些养老机构,但因为费用问题而不得不放弃。她想出一个主意:拿出自家的三居室,自己住一个房间,招募两位老人住其他两间,大家一起买菜做饭,根据实际情况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应征者只需付给她相应的房租,饭费以及水电煤气费用等则都是均摊。

  对于应征者的条件,张阿姨有自己的选择标准,“要有点品位的”。张阿姨曾是某医院的高级护士,懂得护理,对于心理方面的护理,她认为自己也没有太大问题。不过,她的“抱团养老”实践却并不顺利。

  第一个前来应征的老人是位老爷子,因为有“三高”、白内障和其他老年病,“面试”没有过关。后来,她在几十位应征者中选择了66岁的赵女士和71岁的孙女士。但一个月的磨合期仅仅过了一半,两位老人就由于一些琐事相继搬离了张阿姨的家。

  接下来,张阿姨前前后后约见了十几位老人,也有几位老人曾先后入住她家。但是他们都没有通过磨合期,最长的住过20天,最短只住了5天。其中一位老人和张阿姨是同乡,又是医生,两人有许多共同语言。但是,两位老人的生活习惯差异较大,最终还是“和平分手”。张阿姨表示,虽然是“抱团养老”,但她不希望别人干涉自己的生活。

  挑来挑去,张阿姨觉得年龄相仿、和自己曾住过一段时间的孙阿姨是“抱团养老”的合适对象。后来,两人又共同居住了一段时间,张阿姨还购买了应急按铃、卫生间扶手,使家中更加“适老化”,但因为各种原因,两位老人还是没能继续在一起“抱团”。

  “抱团养老”

  可靠性能有几何?

  有意思的是,王阿姨在尝试“抱团养老”之前,曾经专程来到张阿姨家“取经”。几个月过去,王阿姨成功“抱团”,张阿姨却还在继续摸索。

  “房子大、空间大,这是优势。”谈到王阿姨成功的原因,张阿姨如是说。她表示,“抱团养老”中的矛盾都是因为生活上的一些琐事,王阿姨请了厨师、保洁,老人不用去管这些琐事,所以就避免了许多矛盾。

  经历了许多并不成功的磨合,张阿姨也有了一些新的感悟。她说,“抱团”并不是非要住在一起,大家有困难的时候能够相互照应就可以了,这样也能够减少因为住在一起产生的矛盾。“最好是修一排房子,大家离得很近,又有自己独立的空间。”从这个角度来看,王阿姨的房子空间更大,显然比张阿姨的三居室更具优势。

  事实上,关于“抱团养老”,老人各有各的想法。有的老人明确表示,不会选择到个人家里去“抱团养老”。因为“团”就意味着要有一定规模,在某个老人家中“抱团养老”,入住人数就不会太多,得不到与人交流的快乐。并且,既然是为了养老,住所就应该具备养老的基本条件和设施,比如安保、医疗服务等。但在一般的人家中,这个条件显然达不到。

  除了硬件,在管理上,因为老人的生活习惯、脾气性格、兴趣爱好不同,也可能会给“抱团养老”制造一些麻烦。虽然张阿姨王阿姨她们都有自制的“抱团养老”协议,但仅仅是针对集体居住的一种约束条款。虽然大家都是冲着养老而来,但是在协议中,本质上还是租客与房东的关系。一旦发生了纠纷或者突发的健康状况,仅凭这份自制协议未必能够应付。

  有观点认为,政府应该对“抱团养老”予以支持和引导,制定规范的“抱团养老”协议模本,建立纠纷协调解决机制。这样才能让“抱团养老”走得更远。

  对待“抱团养老”

  先别急着捧

  相比老人的踊跃“抱团”,养老行业的从业者却普遍持一种审慎态度。

  业内人士认为,“抱团养老”只是看上去很美,其实有很多问题都需要商榷。比如居住环境是否适合老人生活,附近的医疗配套是否能满足老人需求。业内人士认为,“抱团养老”只适合六七十岁、身体健康且喜欢群居生活的老人。从长远来看,“抱团”受老人身体状况的限制较大,所以并不是一个长期的养老模式。

  颐佳养老创始人马欣丽说,其实早在几年前,就有“抱团养老”的概念了。老人之所以对“抱团养老”感兴趣,主要是因为费用低,而且大家都“志同道合”。但实际上,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景。“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彼此又没有血缘关系,说聚也就聚了,说散也就散了。而且如果遇到一些真正的挑战和纠纷,谁来主持,以谁的意见为主,这是一个很难协调的事。”

  她也认为,“抱团养老”的老人,大多数都是身体状况还行,不需要别人太多的照顾。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遇到有人生病住院,其他老人的照顾可能未必那么及时。万一耽搁了,谁来承担这个责任就成了问题。她介绍,他们在组织老人活动时都非常谨慎,担心出现意外,专业的养老从业人员况且如此,没有相关资质、又缺乏医疗服务的“抱团养老”更难言乐观。

  有媒体称,“抱团养老”有望成为现有养老体系的一个补充。对于这种说法,马欣丽认为,不可否认这算是一种“补充”,但它所占的比重肯定不会很大。“看上去很美,但是做起来就是‘现实很骨感’。”她认为,“抱团养老”属于一种个性化的需求,政府作为政策的制定者,是为了普惠更多的老人,而不是针对一些个性化需求做出决策。

  马欣丽也给有意尝试“抱团养老”的老人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第一,身体状况一定要相对比较稳定,自理能力没有问题,这是一个基础。第二,“丑话说在前面”,约定讲得越细,未来遇到的挑战和纠纷就会越少。第三,如果支出不是太高的情况下,可以把买菜做饭、打扫卫生等服务外包出去,大家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一些共同爱好上面,变养老为“享老”。

  她认为,无论是“热捧”还是“泼冷水”,对一种新的养老形式都不能过早地轻易地下结论。“对每一种方式我还是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思考,能够考虑得更全面一些,这样的话才能让这个尝试不至于夭折,或者是出现一些大的风险。我觉得这才是比较合适的一种态度。”

  本报记者 王琪鹏 J219

编辑: 侯力新

杭州13位老人抱团养老成功 这种形式究竟能走多远?

业内人士认为,“抱团养老”只是看上去很美,其实有很多问题都需要商榷。比如居住环境是否适合老人生活,附近的医疗配套是否能满足老人需求。业内人士认为,“抱团养老”只适合六七十岁、身体健康且喜欢群居生活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