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央广网公益 > 公益资讯

央广网

三位女主播搭台“阅读中国”

2016-08-01 08:46:00 来源:《中国慈善家》

\

宋一平:CCTV-4《中国新闻》主播 柳莺:主持人自由媒体人 李潘:CCTV《读书》制片人主持人

  “灭我呀!”

  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CCTV-4)《中国新闻》主播宋一平端坐在直播台上,在她负责的时段内,她必须代表国家电视台要传递的形象和态度。4月28日这天,在“日本‘伊势’号直升机护卫舰停靠菲律宾”“中国政府紧急救援物资抵达厄瓜多尔”“美军空袭炸毁极端组织数亿美元现金”等新闻事件播报中,宋一平微调表情语调,便让新闻有了明确的解读方向。

  结束当天工作,宋一平走出直播间,卸了精气神,换裙子、编头发、素着脸,坐到咖啡厅接受《中国慈善家》采访,讲话像换了一副声带,表情、语调、遣词造句都不太“着调”。她把网络流行语挂在嘴边,挑眉、扮鬼脸,怀着戒备心,不着边际地乱以它语将不愿回答的问题消解掉。

  “央视人才济济,很多人出走创业都很成功,你动过改行的念头么?”

  “我只会干这个(新闻主播)。”她扭着眉。

  “商业你有参与么?”

  “哎呀!我就别给组织添麻烦了。”她扬起声调,把五官拉扯离原位,“我要当个保洁员的话,我能比其他人做得都好!”

  “你这个性格应该挺容易跟人吵架的吧?”

  “灭我呀!灭了我我也(觉得)挺好。”

  若非见面时中间人介绍“这是央视主播宋一平”,无论样貌或神态,难以断言眼前的宋一平与电视中的宋一平有哪一组DNA序列是相同的。话题集中到“阅读中国”公益项目时,她才肯认真地谈谈运作情况。

  2014年7月,“阅读中国”公益项目启动,宋一平的“龟毛”旧病复发,四处惹人烦。

  “龟毛”一词来自台湾,形容人过分计较、卵中觅骨,宋一平自觉对号入座。

  “阅读中国”项目的主要目的是提升乡村青少年阅读水平,兼顾城市儿童。宋一平用思维导图设计了整个项目架构和阶段任务,修修改改、纠错补缺,再用这套方案去折磨她的公益合作伙伴们。

  古诗词诵读是“阅读中国”的基础内容,少儿阅读推广机构“学友园”作为合作单位,根据受众的不同年龄段,选摘作品,并对古诗词创作背景、作者心态、修辞手法做全面分析和介绍。宋一平上来就往台阶上添砖,“我要求其实也不高,”她翻着白眼,“知道《唐诗宋词鉴赏辞典》吧?它是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拜托各位老师。”

  诗词作品本已由“学友园”资深编辑精心筛选,文稿也经多次推敲打磨,即便任务按要求完成,还要被宋一平屡屡打回。“我要求的只是树干,但我还要枝丫跟树叶呀,还要画得很美呢!”改到第五稿时,宋一平觉得“对方已经开始扎小人了”。“学友园”是专业机构,宋一平也觉得自己过分,有些过意不去,拎着点心蛋糕去讨好。“反正得改。”收到满意的成品,她便说“收下我的膝盖吧”“求包养”。

  文本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解析古诗词,由专业播音主持人朗诵录音,再制作成动画视频。志愿者忙完本职工作本已身心俱疲,下了班还要经受宋一平的再三折磨,版式、画面、字符大小、多音字标注……要求近乎吹毛求疵。每天,微信读审团群里消息不断,作品要由宋一平、李潘、柳莺三位项目联合发起人做最终审核,一致通过后,须按时上线发布。李潘回忆说,哪怕迟发几分钟,宋一平就要在微信群里批评人。好在批评人的和被批评的都觉得理所应当。

  “阅读中国”已有超过60位在播音主持界有影响力的“阅读大使”,李修平、康辉、郎永淳、鲁健、马宗武等人都在其中。宋一平很欣慰,这些“阅读大使”的“龟毛”病情比她还重,一遍遍推敲重录,直到堪称范本方才罢休。

  《健康之路》主持人冀玉华交了份试读录音,被误为正式版制作发布。冀玉华看到后火冒三丈,要求撤回。“她说这只是试录的,这一版还没有达到更好的水平,要重新录一版。”李潘告诉《中国慈善家》。

  柳莺回忆,郎永淳读《赠汪伦》中的“忽闻岸上踏歌声”,执意将重音放在“歌”字上,“声”字轻读。当时包括柳莺在内的很多人觉得有问题,一群主持人讨论,将“官司打到最高法”,查阅国家语委的读音规范。“那上面写,当‘声’字作为一个词的第二部分,比如‘歌声’‘吵闹声’的时候,必须读轻声,古诗词也不例外。”柳莺说。

\

  “我每天在做积德的事”

  两年前的夏天,宋一平在小区院里给自己的孩子读书,时间久了,听故事的孩子越来越多。保安和保洁员也凑过来,话里话外都是羡慕:“宋老师故事讲得真好听。”他们老家在农村,每年回乡一两次,没时间给自己的孩子读书,“没书读,也不会读”。城乡儿童阅读差距,一下活生生站到了宋一平面前。

  李潘是四川人,与宋一平互为“闺蜜”,宋一平见了她,会用“国家”的四川话发音调侃,“歌喔国,轨家滴轨”。李潘做读书类电视节目十几年,至今在央视科教频道(CCTV-10)《读书》栏目任制片人、主持人,有经验,更有资源,是宋一平最先想到的合作伙伴。

  对以创收为首要追求的中国市场化电视媒体来说,“书中自有黄金屋”显得滑稽可笑,读书类节目早已无地立锥。央视作为国家电视台,目的相对更为综合,李潘不用直面创收难题,但她也没能逃脱台里给的收视压力。每次收视率数据出来前,她都要胆战心惊,等收视率出来,常常又要痛不欲生。“喘不过气来,做得非常边缘。”她告诉《中国慈善家》。

  她曾在《半边天》做过一阵专栏,周播,内容是侵害父母权益相关案件,“轻轻松松”就能做到收视率期期飙高。“我有时候也问自己,有病啊?每天纠缠在收视率的压力之下。”

  李潘每天工作内容跟出版编辑相差无几,天天读书,往来谈笑,皆文化大家。“这种状态收视率换不来。”一扭头忘掉收视率,剩下的就全是与书相伴的幸福感。坚持在边缘节目做边缘主持人十几年,虽然寂寞,李潘觉得满足,“我积德,我每天在做积德的事情。”

  2013年,CCTV-10推出《我的一本课外书》电视阅读真人秀节目,在全国各地征集读书少年,每季节目邀请30人到北京分享阅读感受。“我们了解到各个地区的师资力量、父母文化水平和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等等情况,受这些因素影响,孩子所获取的教育资金、阅读资源形成了天壤之别。”

  李潘说,这几年她看到的少儿阅读问题可谓“触目惊心”。城乡对比,一边“雨多成害”,另一边“缺水成灾”。城市儿童获取图书资源很容易,相关服务更多,选择空间更大,但娱乐性强的读物和电子产品对他们更具吸引力。她更忧虑的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孩子渴望读书,却苦于无书可读、无人会教,资源和服务全面匮乏。即便李潘刻意将注意力向“老少边穷”地区和留守儿童、打工子弟群体倾斜,每季能入选的孩子也就一两个。

  “人需要习惯养成,少年时代的阅读培养最重要。我当时了解到的数据是,中国少年儿童有近三亿,他们的阅读其实就代表着中国阅读的未来。”

  “阅读中国”项目启动后,李潘将自己积累的资源和人脉带入,希望能选出恰当的文学作品,提供最好的阅读服务,“我们想把那些沉睡的书唤醒。”

  “阅读中国”从古诗词起步,如今已制作发布近百支视频,第二阶段的“儿童文学经典选读”也已录制了不少公版作品。书目选择是以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推荐读物为基础,同时综合名校及专业民间机构的推荐书目。李潘为阅读教育、教师培训等工作对接了专业结构,跟书有关的资源攥在她手里,随用随取。

\

  “我管一小块吧”

  “阅读中国”之前,柳莺已做过类似尝试,她在微信公众平台开播的“莺之声”同样朗读诗词作品,如今已做了一百多期。忙得不可开交时,吃着饭就把稿写了。“有时候他们催我,我说你等一下,我上个洗手间,然后就得15分钟、20分钟,躲在里面写稿。”

  柳莺虽忙,但社交圈子很宽,这与宋一平、李潘有很大不同。

  她回忆,一次她拍了一组林荫道照片,发到朋友圈,李修平看了问她是何处,柳莺告诉她,是国子监。“李修平说,那么好看我为什么没去过?过得太封闭了。”

  宋一平与李修平状态相似,九点开始,到下午三点,一档一档接一档,下了直播,精神“疲惫又残破”,她说,“其实主持人是特别单纯的群体。”李潘同时是制片人和主持人,更忙一些,打交道的除了同事,多是些绕着书转的人。此前,她们二人接触公益多以“形象大使”等身份出现,李潘描述为“站台、帮忙”,宋一平则戏称自己为“吉祥物”。要全面打理一个开放的全国性公益项目,她们显然经验不足。

  柳莺社会身份更多一些,是主持人,也是独立媒体人,对商业和公益参与都很深入,还进修了北师大公益慈善管理(EMP)课程,公益项目合作做到了德国。她已创立两支公益基金,“好好成长助学基金”在湖南安乡资助近400名贫困学生,每10名儿童编为一组,每一组的资助人承诺持续资助12年。她曾筹拍多部儿童电影,又发起“中国儿童电影公益基金”,为偏远地区留守儿童免费放映电影。

  柳莺的加入,让“阅读中国”的管理结构相对完整。宋一平细心,发挥长处,扮演内当家,李潘掌握图书资源,主要负责内容支撑,柳莺因人脉广、跨领域,对外合作更有经验。三人配合,各尽所能,又互有补充。

  宋一平原本要请柳莺做运营总监,柳莺没接,“他们都是央视的主持人,我自己有点自卑,而且运营总监担子太重了。她要我自己选,我说我管一小块吧,就是对外合作。”

  柳莺告诉《中国慈善家》,“阅读中国”希望今年能在三到四个县城的学校发展试点,顺利的话会超过百所。她们与清华大学心理学系等机构谈合作,打算在试点学校做长期跟踪调查,通过量表,研究儿童阅读心态、习惯和个人成长,让项目实施更为有效。

  宋一平担心“现实骨感”,对《中国慈善家》再三强调只是“努力目标”,“人家爱不爱听我们还不知道。”

  她的忧虑并非多余,“阅读中国”已经尝试过推动一些学校开展阅读课,但并不是所有学校都欢迎。一次给学校送书,发现老师并未带领学生开读书会,原因是自己要做晚饭,而晚饭之前的时间“还要准备晚饭”。

  柳莺在其他的公益项目里有过实践,她相信对教师给予一定数额的补贴会提高教师参与的积极性。“阅读中国”发布的资助标准中提及,阅读课老师可获得每节课10元补贴,若每天一节,每月可增加300元左右收入。“我做过的公益项目,一个乡村妇联主任,一个月给300块,一天就是10块,按照这个标准应该是恰当的。”同时,她们已经启动阅读课老师的能力培训、提升计划。

/> /> />

编辑:侯力新

关键词:宋一平,留守儿童,李潘,思维导图,柳莺

说两句

相关阅读

参与讨论

我想说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

点击排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京ICP证150508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02120007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 | 央广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