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央广网公益频道 > 公益资讯

央广网

邓国胜:丑闻能否催生独立第三方评估机构发展?

2016-01-05 11:30:00 来源:《中国慈善家》

  原标题:邓国胜:公益机构获得公信力,需要第三方评

  本期嘉宾:邓国胜

\

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副院长、学术委员会主任,曾出版《非营利组织评估》《公益项目评估》等著作

  慈善行业负面新闻

  倒逼独立第三方评估行业发展

  《中国慈善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募捐丑闻发生后,美国的独立第三方评估机构开始出现,目前已成一个相对成熟的行业。在中国,“郭美美”等事件使慈善行业公信力骤降,独立第三方评估行业的发展却仍然滞后。你怎么看?

  邓国胜:在美国,独立第三方评估机构经过了上百年的发展才有今天的规模。最开始也是只有数量不多的几家,规模比较小,良莠不齐。经过市场的竞争,后来才有了一些做得比较有影响力、有公信力的机构,比如商业促进局下属的明智捐赠联盟(BBB Wise Giving Alliance)、福音教会财务责任委员会(Evangelical Council for Financial Accountability)、慈善导航(Charity Navigator)等。

  中国原来基本没有独立第三方评估机构,无论是官办的还是草根的公益慈善组织都时不时出现负面新闻,如早年的丽江妈妈联谊会事件等,使得公众对整个公益行业产生了普遍的不信任。这逼着我们去寻找解决办法,在研究国外的做法后,我们找到了独立第三方评估这样一条路径。

  中国以前对公益慈善组织的管理是“重登记、轻年检”,效果不是很好。政府也试图找更好的办法,后来才有了民政部一系列关于社会组织评估的指导意见,在全国各地推开评估工作。应该说,中国的独立第三方评估机构还是得到了比较快的发展,比如北京市对辖内的社团、民非、基金会分别委托不同的独立第三方机构进行评估。目前,北京的独立第三方评估机构至少不下十家,一些已有了一定的影响力。

  《中国慈善家》:中国目前做得比较好、有发展潜力的独立第三方评估机构有哪些?你的判断标准是什么?

  邓国胜:现在特别有影响力或者说有潜力的还不多,北京的倍能算其中一家。它的前身是美国能力建设领域的专业性非营利组织PACT,有一套成熟的评估方法和指标,也就是组织能力评估工具OCA,这是其一。第二个标准是要有一批专业的、经验丰富的人。倍能的负责人张菊芳原来是老牌NGO农家女学校的工作人员,也是中国最早一批从美国学NGO管理回来的人。

  还有像上海的恩派、映绿在评估方面也做了一些工作,有一定潜力,但是它们的主业并不是做评估。深圳、广州等地也有一些评估机构,但大都刚刚起步。另外就是有不少大学的老师和学生在兼职做。

  《中国慈善家》:大学老师带领学生兼职做第三方评估这种方式,在时间、专业性等方面都受限很多。对此,你认为出路在哪里?

  邓国胜:除非能培养一些人专门去做评估,这个行业才有可能做大。我认为,评估在中国未来的发展潜力非常大。你看美国,评估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兴起,到八十年代蓬勃发展,现在已经是一个成熟的产业,市场非常巨大,所以美国有很多大学设有专门的评估专业,有硕士,有博士。我们基本上还没有评估专业,没有形成一个学科体系。如果教育部能够设立评估学科,那发展肯定就很快。

\

  专业人才缺乏

  是独立第三方评估行业发展的大瓶颈

  《中国慈善家》:你认为,当前中国独立第三方评估行业发展的当务之急是什么?

  邓国胜:专业人才的缺乏,这是一个很大的瓶颈。现在,政府很重视评估,包括政府绩效评估、政策评估、政府购买服务的评估、社会组织评估等。在这一背景下,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进入评估领域,但是,大多数评估机构、评估人员的专业化程度其实并不高。评估不是谁说去做就能够做的,因为它需要的不仅是专业的知识,还得有丰富的经验,而经验是需要不断积累的,从来没做过评估而只学过理论,也是不行。当然,你不可能指望中国独立第三方评估事业的发展一蹴而就。从学者的角度出发,我认为,从长远来看,评估领域的学科建设肯定是很重要的。

  《中国慈善家》:判断一个独立第三方评估的从业者专业与否的标准是什么?

  邓国胜:评估有两个主要的目的,一是达到监督和问责的目的,另外一个是学习和改进的目的。也就是说,开展评估不但要对信息做出判断,告诉人们你做得好还是不好,更重要的是还得告诉被评估对象你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为什么好,为什么不好,问题出在哪里,原因是什么,怎么解决和改进。这就要求评估者不仅具有丰富的评估理论与实践经验,还要对所评估的领域非常熟悉。例如,你去给一个养老机构做评估,而你对养老行业不懂,你对养老机构的管理和运营不懂,怎么能真正发现问题?

  评估不是目的,只是实现目的的手段。如果评估者没有敏锐的洞察力,不能判断这个事究竟做得好还是不好、是否实现了预期目标,不能给被评估者指明方向和解决问题之道,评估的价值会大打折扣。为什么国外的独立第三方评估行业发展这么迅速?就是因为它的专业化程度很高,通过评估能够帮助被评估机构诊断、设计与发展。

  《中国慈善家》:这就是说在进行独立第三方评估时,专业背景多元的评估团队更能实现这样的价值。

  邓国胜:对,多学科的评估团队组成是比较理想的。最理想的评估团队应该由懂评估、懂管理、懂会计、懂行业的人组成。评估分多个层面,一个是组织评估,一个是项目评估,还有一个层面是人力资源评估,不同的评估层面需要不同的评估团队。评估的目的也有多种,目的不一样,需要的团队构成也不一样。另外,针对不同行业进行评估,也需要相应的对不同行业熟悉的团队成员,例如,评估养老机构和评估扶贫项目就不一样。

  这些年国际上也流行一种新的、参与式的评估方式,就是让不同的主体共同参与到评估中去,特别是受益人的参与,而不是完全依托外部的独立第三方机构。有时候除了邀请外部的专家,也需要让组织内部的人参与,因为如果只是一个独立第三方机构来评估,其评估结果、评估报告可能会束之高阁,但是如果有多元的主体参与,就既能达到监督和问责的目的,又能起到自我学习和改进的目的。这是国外评估行业发展的一个新趋势。

  要有一个行业协会来对独立第三方

  评估机构进行资质认定或规范

  《中国慈善家》:一些比较成熟的慈善组织往往会出资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对自己的机构或项目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评估,但是,评估结果往往受到公众质疑。你怎么看?

  邓国胜:这种情况比较多,但其实从国外的经验来看,这不是最主流的发展方向,因为花钱请人来评估自己,公信力本身会打一个折扣。比较理想的一种模式还是基金会资助一个草根的、基层的服务组织做项目,然后委托一个独立第三方机构来对项目进行评估。

  《中国慈善家》:独立第三方评估机构本身的资质和公信力如何确认呢?在这方面发展相对成熟的国家有哪些机制可供国内参考?

  邓国胜:从国外的经验来看,首先还是要有市场、要有竞争。另外一个就是有行业协会。像在美国,就有专门的评估业协会,它会对评估机构作出一些行业性的自律准则与规范标准。我觉得独立第三方评估机构的资质认定不应该由政府去做,而应该由行业来做。最近正在征求意见的《慈善法(草案)》,鼓励发展慈善领域的行业组织,包括发展评估机构,这对独立第三方评估机构的发展将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行业组织不仅有助于行业自律,也有助于行业里的机构在一起交流、相互促进学习。

  《中国慈善家》:还有一种情况是,很多慈善组织不愿意主动接受独立第三方机构的评估,甚至采取抵制态度。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邓国胜:一个原因是慈善组织对独立第三方评估的重视程度不够,内部的需求动力不大或没有,因为不做评估似乎也没有什么影响。这和目前独立第三方评估机构发挥的作用还很弱有关系。在美国,像慈善导航这样的机构很重要的一个功能是通过评估,告诉公众哪些机构是值得信赖的,以此来引导公众的捐赠。在美国,你想要去募捐,想要有公信力,就得接受评估,它已经形成了一种评估的文化。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评估带有监督和问责的功能,而一些慈善组织会担心评估机构是来挑刺的。这跟一些评估机构本身的专业性有关,好的评估机构善于在评估的过程中和被评估者交流、沟通,而不是引起对抗和冲突。另外,这也和一些慈善组织本身管理工作做得比较粗放有关,反而是一些真正做得比较规范的慈善组织会更欢迎独立第三方机构去评估。

  期待更多基金会资助

  独立第三方评估机构

  《中国慈善家》:推动独立第三方评估的发展,有人认为理想的状态是政府采购评估服务,但这会否出现政府介入太过,第三方评估独立性削弱甚至成为地方政府扩充部门权力的手段这样的情况?

  邓国胜:现在中国的第三方评估主要还是靠政府购买服务。这肯定是不够的,它的力度还是相对比较小,不足以支撑整个独立第三方评估行业的发展壮大。比较理想的情况是第三方评估机构的资金来源多元化,比如说,除了政府购买的资金,还有社会捐赠、服务收费等。

  政府的重视当然很重要,尤其是在中国,但是这又要避免走到另外一个极端,就是政府太重视了,导致行政色彩太重,这样一来,不但会影响到独立第三方评估机构的独立性、公正性,政府本身也会不堪重负,而且容易出现“寻租”。

  《中国慈善家》:运作和评估经费是独立第三方评估机构面临的大问题。在国外,它们获得资金的来源一般有哪些?

  邓国胜:在美国,独立第三方评估机构通常是非营利性的。有一些机构的钱来自社会捐赠,有基金会捐赠,也有企业捐赠,像BBB明智捐赠联盟,查尔斯·斯图尔特·莫特基金会(Charles Steward Mott Foundation)、施德那基金会(Surdna Foundation)和索尼美国公司对它都有资助。慈善导航也是一个通过捐赠资金维持运作的例子。它是一个免费网站,创办人是美国一家医药广告公司的两位退休总裁,他们一直为它注资。2007年,它成立了慈善导航基金会,为慈善导航的评估工作进行筹款,从而使得评估工作得以持续。但是,为了保持独立性,它不接受任何受评估的慈善机构及其捐助者的捐款。

  在美国,还有一些独立第三方评估机构是通过收费服务来获得资金,比如福音教会财务责任委员会。但是,这种收费的模式在中国值得探讨,因为营利的机构可能为了追逐利润而牺牲其独立性和公正性。我更期待的还是这个行业往非营利性方向发展,有更多的基金会,尤其是家族基金会、企业基金会愿意来资助独立第三方评估机构。现在大家的捐赠还主要是救急性的,对于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真正重要的支持性机构,例如独立第三方评估机构的发展,则很少人愿意捐钱。

  《中国慈善家》:整体而言,对于推动独立第三方评估机构在中国的发展,你的建议是什么?

  邓国胜:独立第三方评估行业的发展相当于构建一个生态系统。

  首先,我认为要解决认识问题,也就是说社会各界要认识到独立第三方评估的作用和价值。解决了认识问题,经费问题也就比较容易解决了,例如,就会有人、企业或基金会愿意专门去资助一些独立第三方评估机构的发展。关于钱,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慈善组织要有专项的评估预算。我们经常碰到的一个问题是,很多慈善组织一开始没想到要评估,项目做完了才想到要做。但是,这时再去做就很难了,一是评估的成本没有预算去覆盖,二是缺失了项目基线调查的数据,使得很难通过评估看出项目前后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

  另外,就是要有一批独立第三方评估机构出现,不管是营利的还是非营利的,要形成市场竞争。有了一批评估机构出现,就要有行业协会,由它对独立第三方评估行业进行规制和管理。还有,就是要有专业评估人才队伍的建设。如果没有评估人才,这个行业也就难以专业化、难以发展。

/> /> />

编辑:侯力新

关键词:评估机构,评估工具,评估对象,评估方法,郭美美

说两句

相关阅读

参与讨论

我想说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

点击排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京ICP备0506576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54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 | 央广网介绍